首先要了解:玉的硬度是如何評定。

寶石的硬度,業內一般以摩氏硬度表Mohs Hardness Scale作評定標準。

摩氏硬度表Mohs Hardness Scale,是指一種物質可以刮傷另一種物質的能力,由德國礦物學家摩氏(Friedrich Mohs) 於1812年提出的。

摩氏硬度表,由0至10排列,最硬的物質鑽石是10:

礦物或材料

摩氏硬度

銫、銣

0.2–0.3

0.5–0.6

1

石墨皮膚

1.5

石膏、六方氮化硼

2

、黑玉(一種褐煤)、冰塊指甲

2 - 3

3

4

4 - 4.5

5

鈹、鉬、鉿

5.5

玻璃正長石

6

6 - 7

和田玉
6 - 6.9
翡翠
6.5 - 7

石英

7

7.5 - 8

8

金綠寶石(chrysoberyl)、氮化矽碳化鉭

8.5

9 - 9.5

9.5 - 10

鑽石黑鑽石,所有鑽石類

10

source: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8%8E%AB%E6%B0%8F%E7%A1%AC%E5%BA%A6

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和田玉被劃歸為「軟玉」類呢?

這要從百多年前…從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侵略中國、及後來的「火燒圓明園」事件說起。

是什麼原因,和田玉被劃歸為「軟玉」類呢?

這要從百多年前…從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侵略中國、及後來的「火燒圓明園」事件說起。

清朝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後攻佔了圓明園,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裡,英法聯軍對圓明園進行了有組織的瘋狂劫掠。之後為了掩蓋強盜罪行,又將圓明園付之一炬。據粗略統計,至少有150萬件以上的珍貴文物被掠奪,其中也包括清朝幾百年來積藏的大量珍玩玉器。

後來這些被搶掠的珍物飄洋過海到了歐州。其中一批翠綠色的玉石(翡翠),在1840-1850年之間,引起了法國著名礦物學家 多瑪爾Augustine Damour的注意。他發現這些來自中國的玉石雖然顏色各異,但大致是由兩種不同的礦物組成:

  • 一種是角閃石系列礦物nephrite (和田玉);
  • 另一種礦物是其他玉石中沒有出現過的新礦物,屬於輝石族(翡翠),被多瑪爾起名為jadeite。

這項研究到了1914年被日本人鈴木敏出版的《寶石志》中引用。他通過對德穆爾的原作進行翻譯解讀,被翻譯成了日語漢字的「硬玉」和「軟玉」。

其實和田玉的硬度要比鋼鐵大得多,為什麼日本人要用「軟」來命名這種比鋼鐵還要堅硬的東西呢?

其實鈴木敏僅僅是根據nephrite與jadeite的摩氏硬度的微小差異將其分別翻譯成日文漢字的「軟玉」與「硬玉」。

再後來這個名稱真正確定下來是在我國現代地質學一代宗師章鴻釗先生(1905年留學日本學習地質學)所著的《石雅》中,真正第一次出現了Jadeite與Nephrite的中文解釋,從內容上來看,章鴻釗只是簡單地引用日本學者的譯名,並轉化為中文的「軟玉」與「硬玉」,結果,這個稱呼就這麼叫開來了。

礦物的硬度標準,除了摩氏硬度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標準叫維氏硬度,也叫抗壓硬度…
以維氏硬度標準來說,和田玉的硬度為1000,翡翠的則為500,岫玉為250,而瑪瑙僅為5。

==> 和田玉的維氏硬度比翡翠高。

事實上,礦物的硬度標準,除了摩氏硬度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標準叫維氏硬度,也叫抗壓硬度,其精確度比摩氏硬度要更高:如果將和田玉的維氏硬度定為1000,翡翠的則為500,岫玉為250,而瑪瑙僅為5。

==> 和田玉的維氏硬度比翡翠高。

這種硬度概念在中國傳統玉石製造業中也稱「韌性」。在全世界所有的寶玉石品種中,和田玉的韌性是最高的,這是因為和田玉中的晶體分佈有如毛毯一樣編織而成,分子間的作用力十分巨大。

正是由於和田玉的這種細膩堅韌的原料特點,使其具備了極為完美的可塑性,甚至非常繁縟細緻的雕刻技法都可以得到完美的體現。

正如明代玉雕大師陸子岡那巧奪天工的治玉技藝被古人讚嘆道:"玲瓏奇巧,花如毫髮",這種既「堅」又「韌」的原料優點,在其他礦物原料中並不多見。

玉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並且幾千年來始終受到中國人的喜愛與推崇,很大程度上正是由於玉石溫潤內斂、含蓄堅韌的優秀品質極為準確地契合了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念中溫良堅忍、謙和包容的高尚民族氣節。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